碳纤维市场需求与用途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碳纤维,历经近40年的漫长历程。在此期间,由于国外把碳纤维生产技术列入禁运之列,严格控制封锁,制约了我国碳纤维工业的发展。我国科技工作者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从无到有,逐步建成了碳纤维的工业雏型。20世纪70年代初突破连续化工艺,1976年在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建成我国第一条PAN基碳纤维扩大试验生产线,生产能力为2t/a;20世纪80年**展了高强型碳纤维的研究,于1998年建成一条新的中试生产线,规模为40t/a。我国主要研究单位有山西煤化所、上海合纤所、北京化工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东华大学、安徽大学、浙江大学、长春工业大学等。
可以预料,已有建筑物加固改造工程的规模将会不断扩大,这种趋势必然会对加固改造市场、专业改造技术服务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向从事此项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既提供了机会,也提出了挑战。所谓机会,意味着将有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专门的服务机构,以满足市场的特殊需要,以此带动整个行业水平的提高;所谓挑战,即大量新材料、新技术的涌现势必对工程决策带来困难,由此可能会引起更多的新问题。在高度工业化的今天,人们对建筑物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结构的形式越来越复杂,所处的使用环境更加恶劣。目前,对已有建筑物进行加固改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植筋技术具有诸多优越性,可以预见,植筋技术在未来建筑结构加固改造业以及混凝土的补强工程中将会有一个美好的前景,随着植筋技术的应用普及和植筋技术的深入研究,其理论将进一步成熟,并且其设计、施工、验收将有据可依,植筋技术应用也将进一步规范化和理论化。 目前国内小规模PAN基碳纤维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十余家,大生产企业为吉化公司,生产能力100t/a;现有装置生产总能力号称300t/a,实际年产量不足100t;且产品质量不稳定,达不到T300的水平。目前制约我国碳纤维发展的首要原因是PAN原丝质量不过关,其它原因还有生产技术及设备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碳纤维需求与日俱增,虽然国际上一些公司T300级原丝和碳纤维产品对我国开始解冻,但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生产是关系到国防建设的高科技技术,必须立足国内。所以,研制生产高性能、高质量的碳纤维,以满足和民用产品的需求,扭转大量进口的局面,是我国碳纤维工业发展亟待 解决的问题。碳纤维已被列为国家化纤行业重点扶持的新产品。近期国内有多家企业拟建或正在建设碳纤维生产装置,如安徽蚌埠灯芯绒集团与华源集团合作建设安徽华皖碳纤维有限公司一期500t/aPAN原丝和200t/a碳纤维工程,于2005年初建成投产,总投资超过2亿元。PAN原丝采用亚砜一步法,技术由国外引进,产品以12K的T300级碳纤维为主导产品,并准备引进成熟的预浸料生产线。华皖碳纤维公司二期建设植筋设计一般原则:当采用植筋锚固时,其基本原则是保证钢筋屈服,并假定在使用极限状态的粘结应力均匀地布置在整个钢筋长度上。规模将使碳纤维产量翻一番达到400t/a。此外,山东、浙江、广西等地也有拟建碳纤维生产线的计划。
三、碳纤维市场需求与用途
2008年我国全面启动和实施的大飞机重大专项整体配套项目中,包括了碳纤维在内的诸多化工新材料项目,随着以该专项为代表的国内各领域对碳纤维产品的需求增加,许多碳纤维研究项目或千吨级产业化项目纷纷启动。由于我国碳纤维行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业化技术,产业发展不会一蹴而就。在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项目中,国家将重点支持千吨级高性能碳纤维和聚丙烯腈原丝生产工艺技术,预氧化炉、碳化炉等大型关键设备制造,纺丝油剂、碳纤维上浆剂、预浸料等重要辅助材料开发,以及高性能树脂基体材料开发、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的产业化等。 根据衬砌结构周围环境的具体情况,将隧道分为内侧与外侧环境进行考虑,隧道内侧主要考虑衬砌结构在大气环境中的性能衰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混凝土表面向里渗透并与混凝土中的碱化物质起化学作用使混凝土碱度降低(碳化),当碳化发展到钢筋表面,破坏了钝化膜得以形成的条件,钢筋就会发生锈蚀;此外地铁人流量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对内侧衬砌结构耐久性有很大的影响。
据了解,目前全球碳纤维产能约3.5万吨,我国市场年需求量6500吨左右,属于碳纤维消费大国。但我国碳纤维2部分构件山于钢板端头的膨胀螺栓加固,并未出现以往粘钢加固试验所出现的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加固钢板端头局部剥离、沿钢板与混凝土交接面出现较长的顺筋裂缝、混凝土被撕裂导致的构件破坏现象。而是由于膨胀螺栓的使用,削弱了截面的有效面积而出现了沿膨胀螺栓使用处的裂缝进而导致构件的破坏。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部分构件由于粘钢截面积过大形成了“强弯弱剪”所致。007年产能仅200吨左右,而植筋后进行非破损性拉拔试验,用来检测工作状态下的植筋质量,检测的数量是植筋总数的10%。 。检测中,测力计施加的力要小于钢筋的屈服强度、大于由设计部门提供的植筋设计锚固力值。公式为:FM
植筋胶